【力不暇供的意思】“力不暇供”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力量或能力不足以应付当前的任务或需求,形容人或事物在面对繁重任务时显得力不从心。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因资源不足、时间不够或能力有限而无法完成应尽职责的情况。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力不暇供 |
拼音 | lì bù xiá gòng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民者,国之本也;财者,民之命也。今民困而赋役不息,力不暇供,而上不知恤。” |
释义 | 力量或能力不足以应付当前的任务或需求,形容力不从心。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因能力或资源不足而难以应对复杂情况。 |
近义词 | 力不胜任、力所不及、无能为力 |
反义词 | 力所能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压力大 | 公司业务扩展迅速,员工力不暇供,导致效率下降。 |
家庭负担重 | 老人患病,子女忙于工作,力不暇供,难以照顾老人。 |
学习任务多 | 高中生课业繁重,常常感到力不暇供,难以兼顾学习与休息。 |
三、常见误用提醒
1. 误用为“力不从心”
“力不暇供”强调的是“没有足够力量去应对”,而“力不从心”则更偏向于“想做但做不到”,两者侧重点不同。
2. 混淆“力不暇供”与“力不胜任”
“力不胜任”强调的是“能力不够”,而“力不暇供”更强调“时间或精力不足”。
四、总结
“力不暇供”是一个表达人力、物力或时间不足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在面对繁重任务时的无力感。理解其含义有助于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描述他人的处境。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其与其他类似成语的区别,避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