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的密度】纯水的密度是水在特定温度下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衡量水物理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标准大气压下(1个大气压),纯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略有不同。通常情况下,人们常以20℃或4℃时的密度作为参考值,因为这两个温度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在4℃时,纯水的密度达到最大值,约为1.000 g/cm³,这是由于水分子在该温度下排列最为紧密。随着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密度逐渐减小。而在0℃时,水开始结冰,密度会降至约0.917 g/cm³,这也是为什么冰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变化,以下是一份简要的总结表格:
| 温度 (℃) | 密度 (g/cm³) |
| 0 | 0.917 |
| 4 | 1.000 |
| 20 | 0.9982 |
| 25 | 0.9970 |
| 30 | 0.9956 |
| 40 | 0.9922 |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数据是在标准大气压(1 atm)条件下的实验测量结果,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因环境因素略有差异。此外,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压较低,水的沸点会降低,但对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总之,了解纯水的密度有助于在化学、物理、工程以及日常生活中进行更精确的计算和应用。特别是在实验室操作、水质检测和热力学研究中,掌握水的密度特性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