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大方是什么意思】“落落大方”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举止、言谈或行为显得自然、得体、不拘谨。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一个人在公共场合或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来的自信和优雅。
一、
“落落大方”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文质彬彬,有礼有节,落落大方。”原意是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从容,后来引申为形容人言行举止自然大方、不扭捏做作。该词常用于褒义,表示一个人性格开朗、举止得体、气质出众。
在日常生活中,“落落大方”可以形容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显得非常自然、不刻意。它强调的是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和谐统一。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落落大方 |
拼音 | luò luò dà fāng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字面意思 | “落落”指洒脱、不拘束;“大方”指气度、风范。合起来即洒脱大方。 |
引申含义 | 形容人举止自然、得体、不拘谨,有气质、有修养。 |
感情色彩 | 褒义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称赞他人在公众场合或社交中的表现。 |
近义词 | 举止端庄、落落大方、温文尔雅 |
反义词 | 矮头缩脑、扭扭捏捏、局促不安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落落大方”时,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例如:
- 他站在台上演讲,落落大方,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 她虽然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但表现得落落大方,毫不怯场。
总之,“落落大方”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个人气质,体现了一个人良好的教养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