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如何计费】出租车的计费方式因城市、车型和运营公司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则。以下是常见的计费方式总结,帮助乘客更好地了解出租车费用构成。
一、基础计费规则
1. 起步价:出租车在乘客上车后,行驶一定距离(如3公里)内收取的基础费用。
2. 超里程费:超过起步价所包含的距离后,按每公里或每单位距离计算费用。
3. 夜间附加费:部分城市在晚上10点至凌晨6点之间增加额外收费。
4. 空驶费:如果乘客要求绕远路或司机空驶接客,可能会产生额外费用。
5. 等候费:在交通拥堵或等待乘客上下车时,按时间计算费用。
二、常见计费方式对比(以中国部分城市为例)
| 城市 | 起步价(元) | 起步里程(公里) | 超程单价(元/公里) | 夜间附加费(元/公里) | 等候费(元/分钟) |
| 北京 | 13 | 3 | 2.3 | 0.3 | 0.5 |
| 上海 | 14 | 3 | 2.4 | 0.5 | 0.5 |
| 广州 | 10 | 2.5 | 2.6 | 0.3 | 0.8 |
| 深圳 | 12 | 3 | 2.4 | 0.5 | 0.5 |
| 成都 | 8 | 2 | 1.8 | 0.3 | 0.5 |
> 注:以上数据为参考值,具体以当地出租车公司或政府规定为准。
三、其他影响因素
- 打表计费:大多数城市采用计价器计费,确保透明公正。
- 预约服务:部分平台提供预约叫车服务,价格可能与普通出租车有所不同。
- 拼车费用:若选择拼车,费用会低于单人专车,但行程时间可能较长。
四、建议
- 出行前可提前查询所在城市的出租车计价标准。
- 使用正规出租车或网约车平台,避免被“黑车”多收费。
- 如遇计费争议,可保留发票并联系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投诉。
通过了解出租车的计费规则,乘客可以更合理地规划出行预算,避免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