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原文及翻译】《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边塞诗,全诗以雄浑悲壮的笔调描绘了边关将士在艰苦环境下的英勇战斗和忠勇精神。以下为该诗的原文、翻译及简要总结。
一、原文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翻译
第一句:
黑云压城城欲摧 —— 黑沉沉的乌云笼罩着城池,仿佛即将压垮城墙。
第二句:
甲光向日金鳞开 —— 将士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金色的鱼鳞一般。
第三句:
角声满天秋色里 —— 战鼓和号角的声音在秋日的天空中回荡。
第四句:
塞上燕脂凝夜紫 —— 边塞上的血迹在夜晚显得暗红如胭脂,与紫色的夜色融为一体。
第五句:
半卷红旗临易水 —— 半卷着的红旗迎风飘扬,靠近易水河畔。
第六句:
霜重鼓寒声不起 —— 寒霜沉重,战鼓声音低沉,难以响起。
第七句: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我们誓死报答君王对我们的厚爱。
第八句:
提携玉龙为君死 —— 手持宝剑(玉龙)为君王而战死。
三、
《雁门太守行》通过描写边关战事的紧张氛围和将士的英勇无畏,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豪迈风格。诗中运用了大量色彩鲜明的意象,如“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等,增强了画面感和情感张力。
四、表格总结
内容类别 | 内容 |
诗名 | 雁门太守行 |
作者 | 李贺(唐代) |
体裁 | 七言古诗 |
主题 | 边塞战争、将士忠诚 |
诗歌特点 | 意象鲜明、情感浓烈、语言凝练 |
翻译要点 | 描绘战事紧张、将士英勇、忠心报国 |
代表句子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五、结语
《雁门太守行》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更是一首歌颂将士忠勇精神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强烈的画面感,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气概。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