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成语有哪些】“信”是一个在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字,它既可以表示“信任”、“诚信”,也可以表示“确实”、“的确”。在成语中,“信”字常常作为核心词汇出现,用来表达各种含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成语,下面将对“信”的常见成语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常见“信”字成语总结
1. 信誓旦旦:指誓言非常诚恳,表示坚定的承诺。
2. 言而有信:说话算数,讲信用。
3. 一诺千金:形容许下的诺言非常有价值,值得重视。
4. 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没有根据。
5. 信以为真:把假话当作真的来相信。
6. 半信半疑:对某事既相信又怀疑,态度不明确。
7. 人无信不立:出自《论语》,意思是人如果没有诚信,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8. 言听计从:形容完全听从别人的意见,非常信任对方。
9. 信马由缰:比喻没有目标地随意行动。
10. 信手拈来:形容写文章或做事时,随手就能写出或做出好的内容。
11. 信步闲游:形容悠闲地散步。
12. 信赏必罚:有功劳一定奖赏,有罪过一定惩罚,强调赏罚分明。
13. 信不由衷: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的,不真诚。
14. 信而好古:喜欢并相信古代的东西。
15. 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不好,也比喻随便写写。
二、表格总结
| 成语 | 含义说明 | 出处/用法 |
| 信誓旦旦 | 誓言诚恳,表示坚定的承诺 | 《诗经》 |
| 言而有信 | 说话算数,讲信用 | 《论语》 |
| 一诺千金 | 许下的诺言价值极高 | 《史记》 |
| 信口开河 | 随意乱说,没有根据 | 现代常用 |
| 信以为真 | 把假话当作真的来相信 | 日常口语 |
| 半信半疑 | 对事情既相信又怀疑 | 描述心理状态 |
| 人无信不立 | 没有诚信就难以在社会立足 | 《论语》 |
| 言听计从 | 完全听从别人意见 | 形容极度信任 |
| 信马由缰 | 没有目标地随意行动 | 比喻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 |
| 信手拈来 | 随手就能写出或做出好的内容 | 常用于写作或艺术领域 |
| 信步闲游 | 悠闲地散步 | 描述轻松自在的状态 |
| 信赏必罚 | 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 古代治国理念 |
| 信不由衷 | 说话不真诚,非真心话 | 表达虚假的态度 |
| 信而好古 | 喜欢并相信古代的东西 | 《论语》 |
| 信笔涂鸦 | 字写得不好,或随便写写 | 自谦或调侃自己写作水平 |
三、结语
“信”字在成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用法,既有正面的“诚信”、“信任”,也有负面的“轻信”、“胡说”。掌握这些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关于“信”的价值观。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清晰、实用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