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是什么意思】“棹”是一个汉字,常见于古文和诗词中,尤其在描写船行、江河等场景时出现。它通常指船桨或船的代称,有时也用来形容划船的动作。下面将从字义、用法、常见词语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字义解析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基本含义 |
棹 | zhào | 木 | 13 | 1. 船桨;2. 泛指船;3. 划船的动作 |
二、用法与解释
1. 作为名词:
- 指船桨,如“摇橹棹舟”。
- 也可泛指船,如“孤舟一棹”。
2. 作为动词:
- 表示划船的动作,如“轻棹江心”。
3. 在诗词中:
- 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色或抒发情感,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其中“舟”可引申为“棹”。
三、常见词语及释义
词语 | 释义 |
棹歌 | 划船时所唱的歌 |
棹子 | 船桨 |
棹舟 | 划船 |
棹夫 | 划船的人 |
一棹 | 一次划船的动作 |
四、例句分析
1. 李白《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此句中的“舟”可理解为“棹”的延伸,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柳宗元《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舟”即“孤棹”,表现出一种孤独、宁静的意境。
五、总结
“棹”字虽不常出现在现代口语中,但在古文、诗词和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代表了具体的工具(船桨)或物体(船),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象。了解“棹”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情感与意境。
项目 | 内容 |
字形 | 棹 |
拼音 | zhào |
部首 | 木 |
笔画 | 13 |
本义 | 船桨、船 |
引申义 | 划船动作、船只象征 |
文化意义 | 古诗文中的常见意象,常用于描绘自然、情感与人生境界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棹”这一汉字的含义与用法,同时也为学习古文提供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