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是什么意思】一、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这句诗描绘了边塞的苍凉景象和诗人对边防将士的关切之情。其中,“萧关”是古代边塞要地,“侯骑”指侦察兵或骑兵,“都护”是唐代边疆将领的官职,“燕然”则指燕然山,象征边塞的遥远与艰苦。
整句诗的意思是:在萧关遇到了侦察兵,得知都护(边将)正在燕然山驻守。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敬意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二、信息表格
| 词语 | 含义 | 出处/背景 | 作用 | 
| 萧关 | 古代边塞要地,位于今宁夏境内,是通往北方的重要关口 | 唐代边防重地 | 表示边塞的地理位置 | 
| 侯骑 | 侦察兵或骑兵,负责侦查敌情 | 古代军事术语 | 展现边塞的紧张氛围 | 
| 都护 | 唐代边疆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 | 唐代军制 | 体现边将的职责与地位 | 
| 燕然 | 指燕然山,位于今蒙古国境内,常用来象征边塞的遥远与艰苦 | 古代地理名称 | 表达边塞的辽阔与艰险 | 
三、诗句解析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这两句诗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边塞途中遇到的士兵,间接传达出对边防将士的关心与敬仰。同时,“燕然”这一地名也暗示了边疆的广阔与战事的频繁,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与现实意义。
四、结语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不仅是对边塞风光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对国家边防的关切与对将士的敬意。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让人感受到唐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