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原文】《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经典之一,相传为太上老君(老子)所传,内容以劝善惩恶为主,强调“因果报应”的思想。全文约千余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中国古代道德教化的重要文献之一。它不仅在道教中广为流传,也对后世的儒家、佛教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以下是对《太上感应篇》原文内容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整理:
一、
《太上感应篇》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开篇,强调人的行为决定命运。全篇围绕“善恶有报”的核心思想展开,列举了众多善行与恶行,并指出其对应的果报。文章主张人们应当积德行善,远离邪念,以达到修身养性、趋吉避凶的目的。
主要内容包括:
- 善行:如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怜悯弱小等。
- 恶行:如杀生害命、欺压良善、贪图名利、奸诈虚伪等。
- 因果报应: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地神明会监察人心,给予相应的奖惩。
二、原文表
| 类别 | 内容要点 | 原文体现 |
| 开篇 | 祸福由人 |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
| 善行 | 孝顺父母 | “孝于父母,敬于师长” |
| 善行 | 诚实守信 | “不欺暗室,不妄语” |
| 善行 | 勉力行善 | “常怀善念,勤修善业” |
| 恶行 | 杀生害命 | “杀伤物命,不仁之极” |
| 恶行 | 奸诈虚伪 | “口是心非,巧言令色” |
| 恶行 | 贪图名利 | “贪得无厌,利欲熏心” |
| 因果 | 善报 | “善者必昌,恶者必亡” |
| 因果 | 天地监察 | “天有眼,地有心,神明鉴察” |
| 结尾 | 劝人向善 | “若能改过迁善,自然福禄绵延” |
三、结语
《太上感应篇》虽为道教经典,但其内容具有广泛的道德教育意义,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诵。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的体现,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表达。通过阅读和理解此篇,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向善而行,追求内心的清净与人生的圆满。
如需进一步了解《太上感应篇》的具体篇章或注释,可参考历代道家学者的解读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