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其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关于“大丈夫”标准的经典论述;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则是关于磨砺意志、成就大业的深刻哲理。这两段文字分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和《孟子·告子下》,合称为“孟子二章”。
一、原文
第一章:富贵不能淫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哉?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第二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翻译
第一章:富贵不能淫
孟子说:“这样的人怎么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呢?你没有学习过礼仪吗?男子成年举行加冠礼时,父亲会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会叮嘱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准则,这是小女子的处世之道。真正的君子应居住在宽广的住所,站在正确的地位,走正直的道路。如果得志,就与百姓一起遵循这条道路;如果不得志,也要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才叫做真正的大丈夫。”
第二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舜从田间被选拔出来,傅说从筑墙的工匠中被选拔出来,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选拔出来,管仲从狱吏中被提拔出来,孙叔敖从海边隐士中被选拔出来,百里奚从市场中被选拔出来。因此,上天要将重大的责任交给某个人时,必定先让他的内心受苦,身体劳累,饥饿折磨,使他贫困潦倒,行为受到阻碍和扰乱,以此来激发他的意志,锻炼他的性格,增强他的能力。
三、赏析与启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对理想人格的高度概括,强调了一个人在面对外界诱惑、困顿与压迫时,仍能坚守内心的道德信念与人生操守。这种精神不仅是古代士人的追求,也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品格。
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则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伟大的成就往往伴随着艰难的磨练。只有经历过挫折与挑战的人,才能真正承担起重任,实现自我价值。这一思想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在逆境中奋发图强。
结语
《孟子二章》不仅语言精炼、思想深邃,更蕴含着丰富的处世智慧和人生哲理。无论是“大丈夫”的标准,还是“天降大任”的启示,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在生活中践行。它们不仅是古人的精神财富,更是今人修身立德的重要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