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干的故事】徐干(170年-220年),字伟长,东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他出身寒门,自幼聪慧好学,虽家境贫寒,却以才学闻名于世。徐干在文学、哲学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在辞赋和散文创作上成就显著,其作品风格清峻简约,情感真挚,深受后人推崇。
徐干一生经历动荡,目睹了汉末社会的混乱与人民的苦难。他不慕荣利,淡泊名利,注重个人修养与道德操守。他的思想深受儒家影响,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在文学创作中,徐干的作品多反映现实社会问题,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的《中论》一书,系统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提出“立身以道,处事以义”的人生观,成为后世重要的思想资料。
徐干生平简要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徐干 |
| 字 | 伟长 |
| 生卒年 | 170年-220年 |
| 籍贯 | 东汉末年(今山东) |
| 身份 | 文学家、哲学家 |
| 所属流派 | “建安七子”之一 |
| 主要成就 | 辞赋、散文创作;《中论》哲学著作 |
| 思想主张 | 强调道德修养、以德治国、重义轻利 |
| 代表作品 | 《中论》、《答刘桢诗》等 |
| 人生特点 | 淡泊名利、重视品德、关注现实 |
徐干虽然在政治上并未显赫一时,但他以文章立世,以思想传世,成为东汉末年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精神与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