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于墙的意思】“兄弟阋于墙”是一个出自《诗经·小雅·常棣》的成语,原意是兄弟之间在家中争吵,后来引申为内部矛盾、兄弟不和。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家庭或团体内部因意见不合而产生冲突,甚至互相争斗。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兄弟阋于墙 |
| 出处 | 《诗经·小雅·常棣》 |
| 原意 | 兄弟在家中争吵 |
| 引申义 | 家庭或团体内部矛盾、不和 |
| 使用场景 | 描述内部冲突、不团结的现象 |
| 情感色彩 | 贬义,表示不和谐、矛盾 |
二、出处与背景
“兄弟阋于墙”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常棣》中,原文为:
>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这句诗表达了兄弟之间本应相亲相爱,但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如果内部不和,反而容易被外人欺负。因此,“兄弟阋于墙”不仅描述了内部矛盾,也隐含了对团结的呼吁。
三、现代用法与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兄弟阋于墙”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家庭内部矛盾:如兄弟姐妹之间因财产、责任等问题发生争执。
2. 团队或组织内斗:如公司、单位、社团内部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摩擦。
3. 国家或地区间的冲突:有时也用来比喻国家或地区内部因理念不同而产生的对立。
这一成语强调的是“内耗”的危害,提醒人们要重视内部团结,避免因内部矛盾而削弱整体实力。
四、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兄弟阋于墙”的关系 |
| 兄弟同心 | 兄弟齐心协力 | 表示团结,与“兄弟阋于墙”形成对比 |
| 内忧外患 | 内部有忧患,外部有威胁 | 与“兄弟阋于墙”有相似之处,强调内外问题 |
| 同室操戈 | 自己人之间互相攻击 | 与“兄弟阋于墙”意思相近 |
五、总结
“兄弟阋于墙”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家庭观念,也对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家庭、团队还是国家层面,内部的和谐与团结都是发展的基础。只有化解矛盾、加强沟通,才能避免“阋于墙”的局面,实现真正的稳定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