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手顿足什么意思】“捶手顿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情绪激动时的行为表现。这个成语形象生动,能够让人直观地感受到说话者当时的情绪状态。下面我们将从字面意思、引申含义、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捶手顿足”由“捶手”和“顿足”两个动作组成,分别指用手拍打手掌和用力跺脚。这两个动作通常出现在人情绪激动、愤怒或懊恼的时候,用来表达强烈的不满、着急或懊悔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面对不如意的事情时的反应,比如遇到挫折、被误解、或者事情没有按照预期发展时,人们可能会“捶手顿足”,表现出一种无能为力或急躁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捶手顿足”虽然带有夸张的意味,但并不一定代表真正的暴力行为,更多是一种情绪的外化表现。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捶手顿足 |
| 字面意思 | 捶打双手,跺脚,表示情绪激动 |
| 引申含义 | 形容人因愤怒、懊恼、着急而做出激烈的行为表现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口语或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情绪 |
| 情绪类型 | 愤怒、懊恼、着急、无奈 |
| 是否贬义 | 一般为中性或略带贬义,视语境而定 |
| 近义词 | 怒火中烧、焦躁不安、气急败坏 |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冷静沉着、泰然自若 |
三、结语
“捶手顿足”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成语,但它生动地描绘了人在情绪波动时的外在表现。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个成语可以让语言更加形象、富有感染力。不过,也要注意语境,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表达失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