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篇累牍的含义】“连篇累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讲话等内容繁多、冗长,缺乏重点。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批评某些内容过于啰嗦、重复,缺乏简洁性。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连篇累牍 | 原意是指写了好多篇,记了好多卷,形容文章或讲话非常冗长、重复,缺乏重点。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旧唐书·李商隐传》:“其为文,不拘格律,自成一家,然辞多累句,语多赘言,时人谓之‘连篇累牍’。”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作谓语、定语使用,带有贬义色彩。 |
示例 | “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观点模糊,简直是连篇累牍,毫无价值。”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拖泥带水、喋喋不休、冗长乏味 |
反义词 | 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晰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说明 |
文章评论 | 用于批评文章内容过于繁琐,缺乏逻辑性。 |
讲话评价 | 用于指出讲话内容重复、没有重点。 |
写作指导 | 提醒作者注意语言简洁,避免啰嗦。 |
五、注意事项
1. 情感色彩:该成语通常带有负面评价,不宜用于正面场合。
2. 语境适配: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3. 搭配对象:常与“文章”、“讲话”、“报告”等搭配使用。
六、总结
“连篇累牍”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内容过多、重复、缺乏重点的现象。在写作和表达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以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和质量。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汉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