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是成语吗】“曲径通幽”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来形容山路曲折,通向幽静的地方。但很多人会疑惑:它到底是不是一个成语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答案。
一、
“曲径通幽”虽然常被使用,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而是一个四字短语或俗语。成语通常是指结构固定、意义完整的传统语言单位,具有固定的来源和历史背景,如“画龙点睛”、“守株待兔”等。
“曲径通幽”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里的“曲径通幽”是描述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向幽静之处,后来逐渐被广泛引用,用于描绘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的场景。
尽管“曲径通幽”在现代汉语中被当作一种表达方式频繁使用,但它并没有像传统成语那样有明确的出处和规范的用法。因此,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它更接近于一个常用短语,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成语。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 |
| 词语 | 曲径通幽 |
| 是否为成语 | 否(属于常用短语) |
| 出处 |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 结构 | 四字短语 |
| 含义 | 形容小路曲折,通向幽静之地 |
| 使用频率 | 高(常用于描写自然景色或环境) |
| 语言属性 | 现代汉语中常见表达,非传统成语 |
三、结语
综上所述,“曲径通幽”虽然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但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成语。它更像是一种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用来描绘环境的宁静与美丽。在写作或正式场合中,若需使用成语,可选择如“柳暗花明”、“山高水长”等更具传统色彩的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