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的词语解释是什么】“鐵甲”是一個漢語詞彙,常見於歷史、軍事或文學作品中。它指的是一種用金屬製成的防護裝備,主要用於保護戰士在戰鬥中的身體部位,如頭部、胸部和四肢。隨著時代的發展,“鐵甲”也逐漸被引申為堅固、強大或不可侵犯的象徵。
一、詞語總結
項目 | 內容 |
詞語 | 鐵甲 |
拼音 | tiě jiǎ |
繁體 | 鐵甲 |
簡體 | 铁甲 |
釋義 | 一種由金屬製成的防護裝備,用於戰鬥中保護身體;也可比喻堅固、強大的事物。 |
來源 | 古代軍事裝備,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時期。 |
常見用法 | “將士身穿鐵甲,英勇作戰。”、“這座城池宛如鐵甲般堅固。” |
同義詞 | 鎧甲、盔甲、鐵衣 |
反義詞 | 軟甲、輕甲、無甲 |
二、詳細解釋
“鐵甲”一詞最早出現於中國古代戰爭文獻中,當時的鐵甲多以鐵片或銅片縫製而成,用以保護戰士免受刀劍攻擊。隨著冶金技術的進步,鐵甲逐漸取代了早期的皮革或銅製裝備,成為軍隊中重要的防禦裝備。
在文學作品中,“鐵甲”也常被用來形容堅強、不屈的精神,如“鐵甲不動,人心不搖”,表達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
三、使用示例
1. 軍事場景:
“戰士們身披鐵甲,整裝待發,準備迎戰敵人。”
2. 文學比喻:
“他像鐵甲一樣堅強,從不輕易被打敗。”
3. 現代用法:
“這座建築物外觀如同鐵甲般堅固,極具視覺衝擊力。”
四、總結
“鐵甲”不僅是一種實用的軍事裝備,更是一種文化符號,象徵著力量與堅韌。無論是在歷史還是現代語境中,它都承載著豐富的內涵與意義。了解這個詞語的含義,有助於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與語言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