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出自哪里】一、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是一句出自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语句,常被引用以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这句话最早出自南朝梁代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原文中通过描绘富春江两岸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鸢飞戾天者”指的是那些像老鹰一样高飞于天空的人,通常比喻追逐功名利禄之人;“望峰息心”则指看到高山时内心平静,不再执着于世俗欲望。整句话寓意深刻,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向往自然的理想。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出处及含义,以下为相关资料的整理表格: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句子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出处 | 《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 |
原文节选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作者 | 吴均 |
时代 | 南朝梁代(约公元5世纪) |
意义 | 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之情 |
文体 | 散文(书信体) |
用途 | 常用于描写自然景色,表达隐逸情怀或人生感悟 |
三、结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古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它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学会欣赏自然之美,保持内心的宁静。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内涵来看,这句话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