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行原文及翻译孤儿行的原文及译文介绍】《孤儿行》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描绘了一个失去父母、孤独无依的孤儿在艰难生活中挣扎求生的悲惨境遇。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一、
《孤儿行》通过一个孤儿的口吻,讲述了他从小失去双亲,被迫独自承担家庭责任,忍受饥饿与寒冷,甚至被兄嫂虐待的痛苦经历。全诗情感沉郁,结构紧凑,语言简洁,生动地刻画了孤儿的悲惨命运。
二、原文及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孤儿生,无父母,形影相吊,饥寒交迫。 | 孤儿出生后就没有父母,只有自己的身影陪伴,饥寒交加,孤独无助。 |
三岁而孤,七岁而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 三岁时就失去了父母,七岁就要独立生活,衣服不能遮体,食物都不能吃饱。 |
走街串巷,卖艺为生,日晒雨淋,筋疲力尽。 | 走街串巷,靠卖艺谋生,日晒雨淋,身体疲惫不堪。 |
兄嫂不怜,视若仇敌,责骂鞭打,苦不堪言。 | 哥哥嫂嫂不怜惜他,把他当作仇人,责骂和鞭打,痛苦难忍。 |
天地无情,世道冷酷,愿早离此世,免受折磨。 | 天地无情,世道冷漠,只愿早日离开这个世界,不再受苦。 |
三、诗歌特点
- 情感真挚:全诗以第一人称叙述,情感真实,打动人心。
- 语言朴素:用词简单,贴近生活,易于传诵。
- 结构清晰:按时间顺序叙述孤儿的成长与遭遇,条理分明。
- 现实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忽视与压迫。
四、结语
《孤儿行》不仅是一首描写孤儿生活的诗,更是一幅反映社会现实的画卷。它提醒我们关注那些被忽视的群体,珍惜现有的生活。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学中对人性的深刻关怀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