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江河日下什么意思】“江河日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或情况逐渐衰落、变坏,趋势越来越差。这个成语源于自然现象,江河的水位如果持续下降,意味着水源减少、环境恶化,引申为事物发展状况不断下滑。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江河日下 |
拼音 | jiāng hé rì xià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物盛则衰,天道之常;江河日下,人事之理。” |
含义 | 比喻事物或局势逐渐衰退、每况愈下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国家、组织、行业、个人等的状况日趋恶化 |
近义词 | 日薄西山、每况愈下、江流日下 |
反义词 | 蒸蒸日上、日益繁荣、蓬勃发展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国家层面:
“近年来,该国经济持续下滑,民生问题日益严重,可以说是江河日下了。”
2. 企业层面:
“这家曾经辉煌的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如今已是江河日下,难以维持。”
3. 个人层面:
“他以前是公司骨干,现在却因健康问题,工作状态江河日下。”
三、常见误区
- 误用场合:有人将“江河日下”用于描述正常的发展变化,如“市场增长缓慢”,这是不恰当的。
- 混淆近义词:与“江流日下”相似,但“江流日下”更强调水流的变化,而“江河日下”多用于抽象事物的衰落。
四、总结
“江河日下”是一个具有形象比喻意义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事物发展的负面趋势。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滥用。理解其本义和引申义,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意思,并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