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座的意思是什么】“正襟危座”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端正坐姿、神情严肃的样子。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人在正式场合或面对重要人物时的庄重姿态,也常用来形容人态度严谨、举止得体。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正襟 | 整理衣襟,表示端正坐姿 |
危座 | 端正地坐着,不歪不斜 |
整体意思:形容人端正坐姿、神情严肃,表现出一种庄重、认真的态度。
二、出处与用法
内容 | 说明 |
出处 | 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上》:“正襟危坐,以待宾客。”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写人物在正式场合中的姿态 |
近义词 | 正襟危坐、端坐如钟、肃然起敬 |
反义词 | 蹲坐、歪坐、懒散无礼 |
三、常见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官场会议 | 领导正襟危坐,认真听取汇报 |
学术讲座 | 学生们正襟危坐,专注听讲 |
礼仪场合 | 在正式宴会上,客人正襟危坐,表现得体 |
文学描写 | 作家常用此词描绘人物的庄重形象 |
四、注意事项
- “正襟危座”强调的是姿势和态度,而不是单纯的坐姿。
- 使用时要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合适,避免过度使用。
- 不宜用于日常口语中,更适合书面表达。
五、总结
“正襟危座”是一个体现礼仪和庄重的成语,常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一个人端正、严肃的态度。掌握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人物形象和情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