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挂书是什么意思】“牛角挂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新唐书·李密传》。故事讲的是隋朝时期的李密,年少时勤奋好学,骑牛外出时,常常将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这个典故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不畏艰难、刻苦读书的精神。
“牛角挂书”源自李密的勤奋学习事迹,比喻在艰苦条件下仍坚持学习的精神。这一成语常用于赞扬那些在困难环境中依然努力读书的人,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崇尚学问的传统。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牛角挂书 |
出处 | 《新唐书·李密传》 |
典故来源 | 李密骑牛时将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 |
含义 | 形容勤奋好学、不畏艰难、刻苦读书的精神 |
使用场景 | 赞扬他人或自己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学习的品质 |
精神内涵 | 勤奋、坚韧、求知若渴 |
相关人物 | 李密(隋朝时期人物)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华民族重视教育、崇尚学问的传统 |
通过“牛角挂书”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古人对知识的渴望,也感受到了他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