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的下一句】“青山有幸埋忠骨”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出自清代文学家袁枚的《随园诗话》。这句话常被用来赞颂那些为国捐躯、英勇牺牲的忠臣烈士。其下一句是:“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忠良与奸佞的不同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历史的公正与人心的评判。
一、诗句背景总结
“青山有幸埋忠骨”中的“青山”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庄严,而“忠骨”则指代为国捐躯的英雄遗骸。这句诗表达了对忠烈之士的敬仰与哀悼。
“白铁无辜铸佞臣”中的“白铁”指的是青铜或金属,古代常用于铸造雕像或器物。“佞臣”则是指奸诈、谄媚的小人。这句诗则讽刺了奸臣虽生前得势,死后却只能以铜铁铸像,受人唾弃的命运。
这两句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也在历史上被广泛引用,尤其是在纪念岳飞等民族英雄时,常用来表达对忠良的崇敬和对奸佞的谴责。
二、诗句解析与对比
| 项目 | “青山有幸埋忠骨” | “白铁无辜铸佞臣” |
| 出处 | 清·袁枚《随园诗话》 | 清·袁枚《随园诗话》 |
| 含义 | 忠良之士得以安葬于青山之下 | 奸佞之人死后仅能以铜铁铸像 |
| 意象 | 青山——自然、永恒、庄重 | 白铁——金属、工具、象征小人 |
| 情感 | 崇敬、缅怀 | 讽刺、批判 |
| 历史应用 | 多用于纪念忠烈人物 | 常用于批评奸臣、权臣 |
三、延伸思考
这两句诗之所以广为流传,不仅因为其语言优美,更因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它们揭示了一个道理:正义终将得到尊重,而邪恶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再用“青山”和“白铁”来比喻忠良与奸佞,但这种精神仍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榜样,我们都应心怀敬意,对不公之事保持警惕。
四、结语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不仅是两句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的深刻思考。通过了解这句诗的来源与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自己的价值观。


